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|大象公会

进化越高级,无聊越容易。

文|朱不换
什么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?
《吉尼斯世界记录》可以告诉你:有人能把嘴张到极大,有人制作了世界上最长的毛衣针;有的人是站在最高的桶上立定跳远的人……某种意义上,它也是关于无聊的世界纪录,记载了成千上万人为克服生活的沉闷而进行的卓绝斗争。
当然,在短视频和直播时代,你也能从无数播主那里,看到比吉尼斯纪录更雷人而无聊的东西。

做出这些搞怪之事,除了吸引眼球外,有什么意义?大概是因为,生活常常无聊,当事人和观众都迫切需要增加一点刺激。
任何挑战无聊的行动都值得理解。因为生命中难免无聊,越高级的动物越容易无聊。
无聊的动物
在动物行为学中,对无聊的定义很简单:无聊就是动物接收到的刺激输入太少,而动机活跃水平却较高。你渴望做点什么有劲的事,但周遭环境里却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可做。
对动物园的圈养动物来说,无聊难以避免。与野外相比,动物的活动空间和选择都大大受限,无法做那些符合其本能的捕猎、觅食、社交等活动。
在这种单调的压力下,动物会显示出各种刻板乃至古怪的行为。大象会摇头晃脑,老虎会来回踱步,啮齿类动物会不停的舔毛、咬笼子。

而猩猩等灵长动物对新异刺激的渴求更强。它们会做出更多自我刺激的行为,甚至会伤害自己。因为有的时候,无聊比疼痛更难以忍受。


而作为大脑最复杂的灵长动物,人类婴孩在一岁半时就具有了自我觉察力,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心境,也就拥有了体验无聊的能力。人类,可能是最容易无聊的。
宁肯挨电击,也不要无聊

作为高级动物,人不只满足于固定的温饱需求,不象牛羊一样对青草永远不会厌烦。人总是在追求有点难度的,更好玩的东西,总是希望有一些东西来占据自己的心灵。
在人类社会中,无聊相当普遍而泛滥。2009年英国一项调查显示,人们每周平均有六小时在沉闷无聊中度过。
当完全无事可做的时候,哪怕来一点疼痛也是好的。
为了验证这一点,研究者把一群成年人关在分离的房间里,让他们坐着思考发呆,不能做别的任何事,但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按下按钮,遭受痛楚的电击。

图片[1]-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|大象公会-网络宝藏

· 电击装置
结果,67%的男性都按下了按钮,尝试通过电击自己来解闷儿。最极端的一个人,在短短十多分钟里电击了自己194次。
相比之下,只有25%的女性进行了自我电击。因为,平均而言女性不像男性那样渴求频繁刺激。
性格和年龄也会影响一个人是否容易感到无聊:外向者比内向者容易无聊。孩童比成年人容易无聊。
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无聊,因为外向的人对来自他人、他物的刺激的依赖性更强,不像内向者容易靠自我刺激来满足自己。 
孩童比成年人更容易无聊,则是因为,一方面儿童的脑还处在发育中,比成年人更渴望多种多样的新异刺激,一旦处于单调环境中,就容易走神无聊。另一方面,儿童还没有经历完整的教育训导,未学会怎样忍受和化解无聊,以及在无聊的时候假装自己不无聊。当小孩和成年人一同在礼堂里听无聊的讲话时,儿童更容易忍受不住而呵欠连天,窃窃私语。

在生理上,一个人是否容易无聊,是否容易嫌弃此刻、渴求额外刺激,和一个人脑多巴胺分泌调节有关。因为多巴胺是人脑的奖励惩罚系统中最重要的信使,容易无聊的人,相关脑区的多巴胺受体水平要么过低,要么缺乏缓冲和调控。
而这体现在主观感受上,就是要么追求高度刺激,要么感到十分无聊。

图片[2]-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|大象公会-网络宝藏

· 一个多巴胺神经元在释放多巴胺后,部分多巴胺分子会作用于释放者表面的自受体,减缓抑制多巴胺的大量释放。追求高度刺激者的中脑多巴胺自受体明显偏少,使其需要更频繁的外界刺激、更大量的多巴胺释放才能平复
无聊的情绪普遍存在于人类各民族和文化,以至于我们通过立肘托脸、侧后叉腰、打呵欠、垂脖子等典型的神态姿势就能识别出一个人是不是在犯无聊。


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?
缓解因缺乏刺激而产生的无聊,最直接方式是喝酒。因为酒精能在短时间内让脑内奖励回路中的多巴胺水平飙升。
而长期酗酒者往往也是那些先天最容易感到无聊的人。
有研究者比较了祖传(有家族史的)酗酒者,普通酗酒者和无酗酒者。在服用了多巴胺受体兴奋剂后,酗酒者的多巴胺活动比不酗酒者明显更猛烈上涨,而祖传酗酒者的多巴胺上升甚至更高,说明他们最需要酒精等刺激来缓解无聊。
本来就渴求高度刺激的酗酒者,若被禁锢在极端单调无聊的环境中,酗酒滥醉几乎一定会复发。


即使不酗酒的人,当从事高度单调封闭的工作时,也会变得依赖饮酒来冲淡无聊。
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对2.7万美国人的饮酒调查,军人的饮酒天数居所有行业之首。

图片[3]-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|大象公会-网络宝藏

· 美国各行业饮酒天数前三名

在中国,部队官兵豪迈的饮酒文化,某种程度上也是职业环境催化的需求。

无聊时若不借酒打发时间,就会觉得时间的流逝格外漫长,让人难以忍受。本来,人在专注时很少能意识到时间的存在。而在无聊的时候,时间的流逝本身却成为注意的焦点,引起烦躁和焦虑。
无聊体验的过程,是一个不断重复着的挫败过程。人会情不自禁的不断把现状(「怎么该来的还没来/该结束的还没结束」)与目标(「但愿它来了/结束了」)进行检查比较,每一次检查比较都是一次小小的折磨。
人脑的岛叶皮层是和无聊最相关的脑区,它同时也是人处理时间体验的脑区。这些不断重复的折磨体验,在主观时间体验方面,就显示为缓慢粘滞、不肯流逝的时间。 

图片[4]-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|大象公会-网络宝藏

· 岛叶皮层
对于健康的人来说,无聊体验实际上有进化方面的好处。它在感性地提醒你,现在所做的事情过于单调重复、缺乏价值,你应该考虑去做点更有意思、更有价值的事。
当然,我们的感官不总是准确的。很多时候,让自己学会耐烦、暂时忍受无聊是必须的。
少数情况下,有的人可能陷入了长期的慢性无聊,这时就需要格外的注意。
真的能驱赶无聊吗
心理学家建立了《无聊倾向测试》,可以测验一个人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变得无聊。

1. 我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活动上。2. 当我工作的时候,我经常为其他事情担心。3. 时间总是过得很慢。4. 我经常发现自己「无事可做」,不知道该做什么。5. 我经常陷入不得不做一些毫无意义之事的困境。6. 我脑子里经常没有计划,不知道做什么。7. 我发现自娱自乐很难。8. 我要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重复和单调的。9. 我比大多数人都需要更多的刺激。

· 《无聊倾向测试》中的部分条目,可按「我完全没有、我几乎从不、……我经常是、我完全如此」进行七点打分

在无聊倾向测试中得分极高的人,很可能是陷入了慢性无聊的状态。而慢性无聊者,会面临多方面的健康和生活风险:更容易罹患焦虑症和抑郁症,更容易酒精和药物成瘾,更容易发怒和攻击他人,甚至更容易通过犯罪来寻求刺激


那么,陷入无聊时,该怎么办?
大量饮酒虽然能提供短暂的刺激,但长期过量饮用,会引起大脑、心脏、肝脏、肾脏等衰退,并不可取。
相比之下,小说《禅与摩托车修理技术》提供了两个最简单的建议:「医治枯燥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,其次是喝咖啡。」
睡觉一方面可以消除疲倦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,难熬枯燥的时光在无意识的睡眠中更容易混过去。

1947年三月:我现在每天能睡12个小时了。与从前每天睡6小时相比,如果我每天都能睡12小时,我就能把我醒着服刑的时间减短五年。

· 纽伦堡战犯、纳粹德国装备部长施佩尔服刑日记
而实验研究表明,适量喝咖啡,确实能让人在从事重复单调的工作时变得好受一些。

除此之外,可以去做点有趣又安全的活动。
比如,听音乐能缓解大象、猩猩在封闭环境中的无聊和刻板行为。当人陷入无聊中,听一会儿音乐也会好些,古典音乐尤佳。
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能增加脑神经的长期可塑性和活跃度,这意味着,这些运动不一定能中止你现在的无聊,但有助于预防陷入长期的无聊心境。
除了这些日常琐碎的无聊感外,人有时也会陷入一种更深的无聊感,感到世间万事缺乏意义,而自己仿佛一个局外人。
各大宗教最擅长捕捉这种深深的无聊感。对世俗生活感到极度无聊,是迈入教门的通道之一。
对一些人来说,觉得万事无聊,这可能是因为得了抑郁症。遵循医嘱,进行抑郁症的对症治疗,能极大改善这种心境。
对另一些人来说,医药方法仍然无法回答自己的精神精神困惑。到了这一步,可能只能到精神信仰的领域寻求解答和慰藉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