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来了,请远离害人不浅的三伏贴

据红星新闻7月16日晚的消息,7月12日至13日,江西省儿童医院用“三伏贴”治疗儿童881人,其中,7月12日接受治疗的儿童中,有92人出现瘙痒、灼痛感、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,目前该院已暂停“三伏贴”治疗项目。①

这不是三伏贴第一次对使用者造成伤害。事实上,几乎每年夏天,都会发生类似的新闻,都会有大量民众因为相信了所谓的“冬病夏治”,跑去医院贴三伏贴而被灼伤。

从原理和成分的角度来看,三伏贴有害,是一个很容易判断的事实。

按照当代出版的各种中国传统医学著作的说法,三伏贴的治病原理有二,即天人合一与冬病夏治,其源头可以追溯到《素问》中的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”。具体做法是:将特定的药物,以膏药的形式,选择三伏天,亦即自然界所谓“阳气”最盛的时候,贴在特定的穴位上。如此,药物通过穴位、皮肤、毛孔深入人体,就等于给人补充了“阳气”,待到冬天来临,就可以减少所谓“冬病”的发作(与之对应,中国传统医学里还有一种玩“夏病冬治”的“三九贴”)。②

“天人合一”起源于政治玄学。历史上鼓吹最力者,是邹衍、董仲舒这些政治人物,讲究“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”,大谈人有366个关节,对应天一年有366天;人有12个大关节,对应天一年有12个月;人有五脏,对应天有五行;人有四肢,对应天有四季;人眼有开合,对应天有昼夜……这些东西,稍通逻辑者,即可知其纯属牵强附会,没有任何科学依据(连人的关节都没数对)。这些东西,后来被以《黄帝内经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照抄,成了所谓“圣人治病”的理论基础。③

“冬病夏治”也是一种玄学,源头同样可以追溯到《黄帝内经》。该书鼓吹治病要讲究“阴阳五行”,鼓吹“圣人之治病也,必知天地阴阳”,夏季天地阳气最盛,人应该趁机补充阳气;冬季天地阴气最盛,人就应该趁机补充阴气。至于“阳气”“阴气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,神神叨叨的“圣人”自己也说不清楚。

其实,稍有逻辑常识,就不难看穿“三伏贴”的本质。

比如,按照传统医学的说法,“冬病”至少包括了:过敏性哮喘、咳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颈肩腰腿痛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……如果“三伏贴”上的膏药,真能够把这些“冬病”全都给治了,那简直可以说是震古烁今的神药,早该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了。

再比如,用药物治疗疾病,需要一定的药物浓度。“三伏贴”是贴在皮肤上的,膏药中的药物,究竟能不能透过皮肤进入身体?具体能够进入多少,是否能够达到必需的药物浓度(假定这些药物确实可以治病)?夏天透过皮肤进入身体的药物,半年之后还能存留多少用来治疗“冬病”?多问几个类似的问题,就会发现“三伏贴”所宣传的“冬病夏治”效果,其实相当荒唐。④

当然了,《黄帝内经》的拥趸肯定会说:“三伏帖”不是直接治“冬病”,是通过给人体补充“阳气”,再由“阳气”来抵御、治疗“冬病”。如此,就又回到了玄学的范畴,需要追问的问题也就变成了:

(1)“阳气”究竟是什么,它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?

(2)“三伏贴”上的药物,是通过何种机制,达成补充“阳气”的效果的?

(3)“阳气”是通过何种机制,达成抵御、治疗“冬病”的效果的?

很可惜,自《黄帝内经》至今,传统医学始终未曾正面回答过上述问题。

再说成份。

三伏贴的“基本方”包括:白芥子、甘遂、细辛、延胡索、麻黄、肉桂、樟脑、冰片或麝香少许。

这当中,甘遂是有毒的。2013年,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了一份通知,列出了28味有毒的中药材,其中就包括甘遂。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《中药毒理学》一书的总结:

“甘遂中毒潜伏期约30分钟至2小时;甘遂含烈性、刺激性化学成分,可引起皮肤、黏膜的原发性刺激作用,从而导致皮肤、黏膜产生急性炎性反应。口服导致口腔、咽喉肿痛,有灼烧感,局部外用常引起局部皮肤发红、起泡、热痛等巴豆油和斑蝥素样作用,甚至引起坏死。消化系统损害也是其最常见的中毒表现,具体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的吐泻继而导致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的紊乱,接至出现休克;神经系统的毒性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澹语、昏迷、痉挛等;心血管的毒性表现为心悸、血压下降等,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而亡。”⑤

细辛也是有毒的:

“细辛对神经系统有较大毒性,先兴奋后抑制进而麻痹。中毒剂量在3g以上。中毒后出现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烦躁、多汗、颜面潮红,心率增快、呼吸困难。严重者有颈项强直、角弓反张、血压及体温升高、四肢抽搐、昏迷。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。”⑥

白芥子同样有毒:

“白芥子中所含的刺激性物质,进入人体后会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。对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,中毒后可引起强烈的胃肠道症状”。“外用白芥子末对局部皮肤有很强的刺激作用,优势还会引起溃破红肿疼痛等”。⑦

也就是说,贴上饱含上述有毒成分的所谓“三伏贴”,然后感受到的“阳气”(热痛感),其实质更可能是中毒。

所以,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,请远离所谓的“三伏贴”。

再回答一下开篇的“读者提问”。

“三伏贴”至晚,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。清代传统医学从业者张璐,曾留下这样一个疗方:

“冷哮灸肺俞、膏肓、天突,有应有不应。夏月三伏中,用白芥子涂法,往往获效。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,延胡索一两,甘遂、细辛各半两,共为细末。入麝香半钱,杵匀。姜汁调涂肺俞、膏肓、百劳等穴。涂后麻瞀疼痛,切勿便去;候三炷香足,方可去之。十日后涂一次,如此三次,病根去矣。”⑧

显然,这正是流传至今、给无数人造成了伤害的“三伏贴”。

最后,再再强调一次: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请不要相信“冬病夏治”这种鬼话,也不要使用所谓的“三伏贴”。

(完)

注释

①《江西省儿童医院:三伏贴致92名儿童现不良反应,已暂停》,《红星新闻》2019年7月16日。

②可参见:齐凤军/主编,《热疗扶阳:温通祛寒湿》,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5,第397~400页。

③可参见:章启群,《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》,商务印书馆,2013。

④张德笔,《三伏贴——谨防伤身》,今日话题2015年7月16日。

⑤《中药毒理学》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4,第122页。

⑥《新编内科诊疗手册》(第二版),金盾出版社,1987,第774页。

⑦《实用急性中毒急救》,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9,第672页。

⑧《张氏医通·诸气门》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